- 梅毒診斷標準
- 來源:上饒皮膚病醫(yī)院
梅毒的病程很長,絕大部分時間是處于潛伏狀態(tài),出現(xiàn)的癥狀又很復雜,與很多非梅毒性疾病相類似,所以必須結(jié)合病史、體檢及化驗的結(jié)果進行綜合分析。必要時還需要進行追蹤觀察、家屬調(diào)查和試驗治療等輔助方法。
一、病史
(1)感染史:有無冶游史或不潔性交史。
(2)性病經(jīng)過:曾否發(fā)生過硬下疳、二期、三期梅毒的表現(xiàn),或其他性傳播疾病的表現(xiàn)。
(3)婚姻史:結(jié)婚的次數(shù)與時間,配偶健康狀況,有無梅毒及其他性傳播疾病。
(4)分娩史:已婚婦女應詢問有無流產(chǎn)史及曾否分娩胎傳梅毒兒的歷史。
(5)懷疑為胎傳梅毒時,應詢問其父母的性病史,本人的早期和晚期胎傳梅毒的癥狀與體征,及其兄弟姐妹的健康狀況。
(6)疑為潛伏梅毒時還應詢問有無可以引起生物學假陽性梅毒血清反應的疾病。
(7)治療史:過去用過什么藥治療,是否規(guī)則,劑量是否足,有無藥物過敏史等。
二、體格檢查
應作系統(tǒng)全面體格檢查,感染期較短的病人應注意檢查皮膚、粘膜、陰部、肛門、口腔等處。感染期較長的病人應注意檢查心臟、神經(jīng)系統(tǒng)、皮膚、粘膜等部位。
三、實驗室檢查
1.暗視野顯微鏡檢查
暗視野顯微鏡檢查是診斷梅毒螺旋體感染的快速、直接方法,為診斷早期梅毒所必需,尤其對已出現(xiàn)硬下疳而梅毒血清反應呈陰性者,意義更大。一期、二期及早期先天梅毒的皮膚、粘膜損害及淋巴結(jié)穿刺液可查見梅毒螺旋體;在暗視野下,黑色背景內(nèi)可見折光力強活動的梅毒螺旋體,呈彈簧狀螺旋,排列均勻規(guī)則,并可觀察其運動形態(tài),根據(jù)其特殊運動形態(tài)可與其他螺旋體相鑒別。一般情況下,每視野可觀察到數(shù)條至數(shù)十條螺旋體。
2.梅毒血清學試驗
診斷梅毒常須依靠血清學檢查,潛伏梅毒血清學的診斷尤為重要。人體感染梅毒螺旋體后,可以產(chǎn)生特異性抗梅毒螺旋體IgM及IgG抗體,也可以產(chǎn)生反應素,用不同的抗原來檢測體內(nèi)是否存在抗梅毒螺旋體抗體或反應素用以診斷梅毒。
(1)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試驗:系檢測血清中反應素,所用抗原為心擬脂、卵磷脂和膽固醇的乙醇溶液。日前常用快速血漿反應素環(huán)狀卡片試驗(rapid plasma regain circle card test,RPR試驗)。 如性病研究實驗室試驗(VDRL)、未加熱血清反應素試驗(USR)或快速血漿反應素試驗(RPR)),以及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如(梅毒)熒光密螺旋體抗體吸附試驗(FTA-ABS)、梅毒螺旋體免疫黏附試驗(TPHA)或梅毒螺旋體制動試驗(TPI試驗)。
由于該試驗敏感性較高,尚可在某些傳染病及膠原病時出現(xiàn)假陽性反應,因此對陽性反應須結(jié)合臨床進行鑒別。
本試驗適用于一期梅毒(陽性率75%~85%>及二期梅毒(陽性率100%)的診斷。正規(guī)治療后,RPR滴度可逐漸降低并轉(zhuǎn)為陰性,故適用于療效觀察,判定復發(fā)及再感染的監(jiān)測。由于操作簡便,出結(jié)果快,亦適用于普查、婚前檢查、產(chǎn)前檢查及其他健康檢查等進行篩查。
(2)梅毒螺旋體抗原試驗:所用抗原為活的或死的梅毒螺旋體或其成分,檢測血清中抗梅毒螺旋體抗體,其敏感性及特異性均較高。常用熒光螺旋體抗體吸收試驗(簡稱FTA-ABS試驗),系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血清中抗梅毒螺旋體抗體。另一試驗為梅毒螺旋體血球凝集試驗(簡稱TPHA),系用被動血凝法檢測血清中抗梅毒螺旋體抗體。
本試驗適用于一期梅毒(FTA-ABS試驗陽性率86%~100% ,TPHA64%~87%)、二期梅毒(陽性率99%~100%)、三期梅毒(晚期梅毒,陽性率95%~99%)及各期潛伏梅毒(陽性率96%~99%)的診斷,并適用于作為證實試驗。由于該試驗系檢測抗梅毒螺旋體lgG型抗體,即使患者經(jīng)足量抗梅治療,血清反應仍長期保持陽性,因此,不能用于觀察療效、判定復發(fā)及再感染等。但在,一期梅毒階段接受正規(guī)治療者,約15%~25%可在2~3年后轉(zhuǎn)為陰性。
(3)對于先天梅毒,不推薦用臍帶血作梅毒血清試驗,因母親血液中的反應素及梅毒螺旋體IgG型抗體可經(jīng)胎盤及臍靜脈傳遞給胎兒,而出現(xiàn)假陽性反應;也不能用嬰兒血清作梅毒螺旋體抗原試驗(如TPHA、FTA-ABS試驗),由母親傳遞入胎兒的梅毒螺旋體lgG型抗體,可在嬰兒體內(nèi)存留15個月左右。應該用嬰兒血清作RPR試驗,RPR滴度高于母親4倍以上有意義。
- 上一篇:沒有了
- 下一篇:沒有了